第618章 第 618 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618章 第 618 章
文帝十一年, 天降異象,南海有高人來朝,自稱姓徐,進獻鮫人, 文帝大喜, 冊封徐姓道人為當朝國師。
國師上任後就前往驪山皇陵了, 呂後掌權後期將周邊都清理個遍,如今這驪山內外都是朝廷的人,鎮守皇陵的將士更是文帝心腹。
徐福破解陣圖不得, 轉而引鮫人入山。
鮫人嗅到鮫人油氣味後發狂,在山中遁入土地如入水中,以徐福意想不到的速度挖鑿出一條地道。
歷經諸多,徐福已不再輕易為小事心生波動,既然地道打通, 後面的事就好辦。
姜遺光、皇帝與引路人跟在徐福身後,踏入地道。
符輪道自己實在不能承受孤獨之苦,繼續下去恐怕會發瘋,於是在上次出海時他就穿過孽鏡臺離開了。
皇帝不知道他要付出什麽代價, 她本也想走, 可站在鏡前,她又改主意了, 還是決定留下。
此時大漢國力漸盛,卻漸生鬼魅禍亂之象,各地頻頻有邪祟之事傳出。文帝生性節儉, 不願勞累百姓, 或苛捐雜稅叫百姓受苦,從即位起便輕徭薄賦、廢除酷刑。
但各地日盛的鬼祟之事讓他明白事態緊迫, 不得不做出取舍。文帝暗中命親信廣集齊各地死囚,押送至驪山充做勞役,又不斷斂財。期間有人上奏,被他壓下去,又是好一番官司要打。
徐福不管文帝怎麽做,他要是連這些也解決不了,也不必坐這個皇位了。
地道打通後,連通的卻不是地宮,而是地宮更下一層,更幽深之處。
挖鑿的勞役嚇得跑出來說絕對不幹了,他們一直挖到了陰曹地府!一鍬子下去,土裏竟湧出鮮血,還跟鏟進人肉裏似的發出一聲哀嚎,嚇得他們魂飛魄散。
威逼利誘都沒用,再怎麽說不會影響他們,勞役們也死活不肯再往下挖,他們寧願被砍頭。徐福失了耐心,想到這些本就是死囚,他連同朝廷派來的能人異士,以巫蠱之術將這批人變為活死人。
仍有神智,會說話會走路,但只會聽話,主人說什麽便不要命地去做。
數萬死囚,就這麽變成了不知疲累的“勞役”。挖掘進度大大提升。
至於這批人之後會變成什麽樣,沒有人關心,反正他們本就是死囚,總要死的。
皇帝嘆息:“他變了。”
以往徐福不說憐惜百姓,卻絕不會用這樣陰損的法子。
許多人做惡時不會認為自己在作惡,他們會想法子給自己找理由。徐福現在認為這批人是死囚,可以不計性命,將來就會認為重犯的命不必在乎,再往後,也難怪他會變成那樣,底線總是一步步打破的。
姜遺光破天荒地說了很長一段話:“太平時代尚可,亂世中誰都無法獨善其身,不可能再維持善心。匪徒亂黨不會因為一個人心善放過他,要活下去的人也不會因為一個人善良就不搶走他的口糧。他確實很強,尋常人傷不了他,但他的善心會讓他走上自滅的道路。”
皇帝沒有說話。
他不需要回答,盯著皇帝繼續道:“善良會催生愧疚,愧疚到極點會痛恨自己無力,活的越長,愧疚越深,最後都會變成恨與麻木。你堅持不願回去,卻又不願放下,會變成什麽樣?”
皇帝放在膝上的手死死握緊,姜遺光的話像一把刀,戳破了她最脆弱之處。
她感到恐懼,不是為姜遺光,而是為自己。因為她真的漸漸麻木了,不管再怎麽震撼的事,見得多了自然就不再稀罕。
她甚至有時開始怨恨,為什麽人們從不吸取教訓,要一直做蠢事?為什麽地主豪紳不榨幹百姓最後一滴血不罷休?為什麽不願意享受太平生活?
為什麽,人的貪婪永無止境?
她像一座雕像,沈默了很久很久。姜遺光說完後就離開了,過了一陣子,皇帝找到他,神色依舊憔悴,卻再沒有了仿徨。
“姜卿,多謝你點醒我。”她道,“下一次,我會回去。”
一等又是三年。三年間,徐福一直在驪山,文帝十四年,匈奴不再滿足於試探,大舉入侵,闖入蕭關,一度打到長安城外。
恰巧這時活死人們快用完了。徐福此時還是咬死了只用死囚,絕不用普通百姓,即便獲罪官員的家眷也不行。他認為世上罪過有大有小,死囚遲早要死,讓他們戴罪立功也算為天下人做了件好事。不該死之人則絕不能枉送性命。
偏偏文帝廢除不少酷刑死刑,每年死囚犯本就不多,有些偏遠地送過來實在費力,那些地方的官員寧願把死刑判輕或讓他們在牢中“傷重不治”,也不願遵從皇命。
正愁缺人手,匈奴就打來了。
因著始皇帝的緣故,徐福對匈奴人深惡痛絕,讓他對匈奴人下手不會有半點心軟。
匈奴大軍“撤退”,深層地宮終於修建完畢。
與此同時,朝中有人向文帝上密折,諫言道須提防國師。他能輕易將生人奪去魂魄,變為只知聽令的活死人,甚至一次能控制近萬人。如此妖法,誰知他將來會不會做什麽?
上奏者為鎮守驪山的將軍,明面上軍功歸他,世人皆以為他打退了匈奴大軍,可他親眼目睹一切後即便白得了功勞也高興不起來,他無比恐懼那樣的力量失去控制。
一個能隨時控制上萬人為自己賣命的人,有多可怕?
若他起了反心,大漢危矣!
從惠帝起,各地諸侯就不太平,多年前濟北王和淮南王發動的兩次叛亂他還記在心中,更何況……那位將軍不知國師真實身份,他卻記得,他一直憂慮徐福是否要覆辟秦朝。但如今和徐福交惡並不是好時機,面對這樣一個態度不明的強者,他不得不耐心等待。
徐福很快就發現文帝隱隱的防範,曾經的經歷讓他早早就在宮中設下探子,那封奏折的內容一字不落地送到他面前。
他有些惱怒,也有些好笑,徐福不得不安慰自己這是作為一個帝王必要有的疑心,再說他效忠的陛下只有始皇帝一人,其他人與他何幹?
再有……他未必沒有覆辟大秦的念頭。
他能長生,能得到如此奇物,世間未必沒有死而覆生。
如果他的陛下能夠覆生,能夠長生。
大秦千千萬萬代……
這個念頭就像鉤子一樣深深紮在心裏。
鬼使神差地,他將扶木栽種下。
扶木紮根在漆黑黃泉水裏,轉眼間便長大,然後迅速枯萎,變成一棵極不起眼的小樹苗。
森寒陰冷的風從地底無端騰起,冰刀一樣刮在他臉上。
直到這時徐福才猛地驚醒過來,驚懼地盯著眼前枯木苗,往後踉蹌一下,失態地跌坐在地。
他,他剛才做了什麽?
那棵木苗極為不祥,他怎麽會想著種下去?
他……他……
徐福楞楞地坐著,忽然猛地擡手狠狠抽在自己臉上。
他是心生怨恨,是希望始皇帝死而覆生,但他從來沒有過讓天下人都為此付出代價的念頭。
他清晰地意識到,他又一次被迷惑了。那個世界的東西想要過來,而他再次為它們打開了大門。
“孽鏡臺在下面。”姜遺光說。
扶木與孽鏡臺為一體,扶木在何處,孽鏡臺就在何處。
皇帝明白他的意思:“那朕先回去了。姜卿,你……”
“你多保重,還有,徐福的計謀你絕不能參與,你也是天下人之一。”
姜遺光:“我自有分寸。”
皇帝沒辦法,一步三回頭往下走。
姜遺光悄悄跟在後面,確定她真的進入孽鏡臺離開後才放心。
現在,只剩下最後一個人。
姜遺光直接叫出她大名:“明孤雁,你還要繼續跟著我嗎?”
明孤雁:“我……屬下不明白您的意思。”
姜遺光:“他讓你跟著我,就是為了不讓我發現記憶中的秘密。”
明孤雁沈默。
姜遺光:“淩燭已被我困住,其他人回到了皇陵中,你要如何做?”
明孤雁低聲道:“我知道,我看見了。”
那天夜裏……
女帝和符輪都習慣性閉上眼睛休息。
姜遺光悄悄綁住了淩燭,讓他發不出一點聲音,然後,他在林中挖下深坑,把捆得嚴嚴實實的淩燭放進去,填上土,上面又移來灌木,保證任誰也找不到淩燭。
進入孽鏡臺後,他們的確不會死,也不會感受到疼痛、饑餓、寒熱。想要觸碰事物或人,必得聚精凝神,這是唯一會讓他們疲累之事。
明孤雁:“你究竟知道了多少?”
姜遺光:“比你們認為的都要多。反倒是你,你要再一次背叛麽?”他語氣並不嘲諷,像是很認真地問她,“一把刀,三次叛主?”
他是從上一任其主手中買下明孤雁的,若明孤雁真的忠心最初的主人,就不會背叛他,不會投靠徐福。
他很了解明孤雁,自然知道說什麽才最能刺傷她。對明孤雁而言,死亡與孤寂都奈何不了她,這本就是她的生活。
明孤雁心狠狠刺痛一下:“我沒有背叛您。我只是……我不能說,只有這樣才能讓您活下來。”
姜遺光冷冷道:“你不必說,我早就明白。你認為你沒有背叛,但你怎麽能確定你以為的忠心沒有被人利用,反而做下蠢事?”
明孤雁:“您是指……”
姜遺光:“你不必知道,只要離開這裏就好,別礙我的事。”
明孤雁:“……我明白了,要把他也帶走嗎?”
這個他當然是指淩燭。
姜遺光道:“不必,你走吧。”
於是明孤雁也穿過鏡離開。
徐福慢慢從臺階上走下來,他神情有些迷茫,仿佛身體裏有兩個靈魂在拉扯,爭奪記憶。
“你還……真是,聰明。”他斷斷續續地擠出一句話,那句話的口吻分明就是兩千年後的徐福。
姜遺光明白,孽鏡臺溝通陰陽,兩千年後的徐福短暫地降臨到了兩千年前的記憶中。
他道:“不及你萬分之一。”
徐福笑呵呵,這次說話流暢了些:“你是怎麽,發現,的?”
姜遺光:“我不能告訴你。就像你也沒有把全部的目的告訴我一樣。”
徐福的計策算得上很高明,他早就預設了好幾個結果,不管達成哪個,都是他想要的結局。
徐福告訴姜遺光,山海鏡中是另一個世界,也就是黃泉之下的冥界。
入鏡人進入死劫便是進入冥界,而整個冥界便是由人的七情六欲構成,聽上去很虛無縹緲,可那確實是真的。
他以擺脫山海鏡為誘餌,讓姜遺光入鏡,等到三重世界交匯時間再將他的山海鏡放入孽鏡臺,這樣一來,姜遺光在山海鏡中的“半身”就會被視為他的替身,替他“渡過”最後一重劫。
如此,姜遺光不會再受陰界侵擾,他的半身本該將他取代來到陽間,多調換一次後,就會再度回歸冥界。
而徐福也能達到想要的結果,半身交換的那一刻,陰界大門會有短暫的開啟時間,徐福會抓住時機同樣穿過孽鏡臺,成為兩界守門人。
屆時,他才能真正完全打開大門,陽間所有人都會變成鬼魂,享長生之樂。
如果姜遺光不照做,或者再蠢一點,算不出三重世界交匯的準確時間,就只能困在鏡中,即徐福的回憶裏。
姜遺光的身軀是一具空殼,沒有七情六欲。他會慢慢承載徐福的所有痛楚,成為徐福的“半身”。只要徐福不主動進入孽鏡臺,姜遺光就不能離開。
到時,鏡外的徐福便能徹底擺脫漫長歲月帶來的苦痛,感情都丟給姜遺光承受,他將變得和姜遺光原來那般無情無欲。
“你既然知道我的半身已毀,我沒有七情六欲,自然該想到我會識破。”姜遺光說。
他從未想過乖乖聽從命令,在見到徐福那一刻起他就想明白許多問題,知道自己從小到大的命運都被兩個人左右,一個是先帝,另一個便是徐福。
就像兩個人操縱同一個木偶,難免磕碰。他遇上的許多矛盾的人與事都是因為兩人理念不和。
如今先帝逝去,當今皇帝在徐福面前沒有一敵之力。他也一樣,暫時聽命,不過因為無法反抗,並非徐福提出的條件。
入鏡後,其餘幾人受不了時間的磋磨,性情逐漸古怪,就連最堅定的明孤雁也偶然露出痛苦之色。
他漸漸察覺古怪,為何徐福歷經劫難時,他也生出幽怨、憤懣、驚懼之感?
這些情緒十分陌生,起先很淺淡,他根本沒有發現不對。直到徐福跪在阿房宮殘垣處痛哭,他便開始心酸。
然後,他生出聯想,想到了始皇帝死因,想到李斯與趙高合謀,將運屍體的車掛滿鮑魚,以掩蓋屍臭。
他才忽然反應過來,自己竟也生出悲痛感。
發現這點後,他自然產生懷疑。以往他在死劫中也偶然有過,但……將離已滅,他在徐福記憶中,他怎麽會有情緒?
不是鬼怪所為,也絕不可能他突然生出感情,答案不言而喻。
起了疑心後,姜遺光對徐福每一個舉動都產生了懷疑。
淩燭和符輪什麽也不知道,也沒懷疑,他們都說是自願進來的,這份自願必然也有徐福的推動。
皇帝是被逼入鏡中的,當時氛圍緊迫,讓她感覺如果不拼一拼就會落入徐福手中。
引路人……明孤雁,正因為她最忠誠,忠誠到幾乎沒有自己的主意,便最可能從她身上得到答案。
他決定把幾人挨個試探一遍。
埋葬淩燭那晚,符輪發現了。
他在暗中窺視一切,不敢出聲。即便他沒醒,也能算出發生了什麽事。
符輪便馬上離開了。
因為姜遺光已經起了殺心,計劃下一個就輪到他。他不走,一定會落得和淩燭一個下場。
符輪輕易離開,所以重點也不在符輪身上。
符輪離開後,姜遺光察覺自己能感知到的情緒更濃了些。
他推測,徐福記憶中的感情也如實體一般有份量,他們五人各自分擔,慢慢落在每個人身上的便不容易被發現。
要是只有他一個人進來,他馬上生出情感,就會立刻識破。
徐福哈哈笑起來,邊笑邊斷斷續續附掌:“果然聰明,果然聰明……”
笑著笑著,臉上神情又扭曲起來,仿佛其中一縷魂魄正被抽走。之後茫然地趔趄一下站穩了,扶住頭猛地甩了甩,這才回過神,擡眼就看見面前巨大的一面圓鏡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文帝十一年, 天降異象,南海有高人來朝,自稱姓徐,進獻鮫人, 文帝大喜, 冊封徐姓道人為當朝國師。
國師上任後就前往驪山皇陵了, 呂後掌權後期將周邊都清理個遍,如今這驪山內外都是朝廷的人,鎮守皇陵的將士更是文帝心腹。
徐福破解陣圖不得, 轉而引鮫人入山。
鮫人嗅到鮫人油氣味後發狂,在山中遁入土地如入水中,以徐福意想不到的速度挖鑿出一條地道。
歷經諸多,徐福已不再輕易為小事心生波動,既然地道打通, 後面的事就好辦。
姜遺光、皇帝與引路人跟在徐福身後,踏入地道。
符輪道自己實在不能承受孤獨之苦,繼續下去恐怕會發瘋,於是在上次出海時他就穿過孽鏡臺離開了。
皇帝不知道他要付出什麽代價, 她本也想走, 可站在鏡前,她又改主意了, 還是決定留下。
此時大漢國力漸盛,卻漸生鬼魅禍亂之象,各地頻頻有邪祟之事傳出。文帝生性節儉, 不願勞累百姓, 或苛捐雜稅叫百姓受苦,從即位起便輕徭薄賦、廢除酷刑。
但各地日盛的鬼祟之事讓他明白事態緊迫, 不得不做出取舍。文帝暗中命親信廣集齊各地死囚,押送至驪山充做勞役,又不斷斂財。期間有人上奏,被他壓下去,又是好一番官司要打。
徐福不管文帝怎麽做,他要是連這些也解決不了,也不必坐這個皇位了。
地道打通後,連通的卻不是地宮,而是地宮更下一層,更幽深之處。
挖鑿的勞役嚇得跑出來說絕對不幹了,他們一直挖到了陰曹地府!一鍬子下去,土裏竟湧出鮮血,還跟鏟進人肉裏似的發出一聲哀嚎,嚇得他們魂飛魄散。
威逼利誘都沒用,再怎麽說不會影響他們,勞役們也死活不肯再往下挖,他們寧願被砍頭。徐福失了耐心,想到這些本就是死囚,他連同朝廷派來的能人異士,以巫蠱之術將這批人變為活死人。
仍有神智,會說話會走路,但只會聽話,主人說什麽便不要命地去做。
數萬死囚,就這麽變成了不知疲累的“勞役”。挖掘進度大大提升。
至於這批人之後會變成什麽樣,沒有人關心,反正他們本就是死囚,總要死的。
皇帝嘆息:“他變了。”
以往徐福不說憐惜百姓,卻絕不會用這樣陰損的法子。
許多人做惡時不會認為自己在作惡,他們會想法子給自己找理由。徐福現在認為這批人是死囚,可以不計性命,將來就會認為重犯的命不必在乎,再往後,也難怪他會變成那樣,底線總是一步步打破的。
姜遺光破天荒地說了很長一段話:“太平時代尚可,亂世中誰都無法獨善其身,不可能再維持善心。匪徒亂黨不會因為一個人心善放過他,要活下去的人也不會因為一個人善良就不搶走他的口糧。他確實很強,尋常人傷不了他,但他的善心會讓他走上自滅的道路。”
皇帝沒有說話。
他不需要回答,盯著皇帝繼續道:“善良會催生愧疚,愧疚到極點會痛恨自己無力,活的越長,愧疚越深,最後都會變成恨與麻木。你堅持不願回去,卻又不願放下,會變成什麽樣?”
皇帝放在膝上的手死死握緊,姜遺光的話像一把刀,戳破了她最脆弱之處。
她感到恐懼,不是為姜遺光,而是為自己。因為她真的漸漸麻木了,不管再怎麽震撼的事,見得多了自然就不再稀罕。
她甚至有時開始怨恨,為什麽人們從不吸取教訓,要一直做蠢事?為什麽地主豪紳不榨幹百姓最後一滴血不罷休?為什麽不願意享受太平生活?
為什麽,人的貪婪永無止境?
她像一座雕像,沈默了很久很久。姜遺光說完後就離開了,過了一陣子,皇帝找到他,神色依舊憔悴,卻再沒有了仿徨。
“姜卿,多謝你點醒我。”她道,“下一次,我會回去。”
一等又是三年。三年間,徐福一直在驪山,文帝十四年,匈奴不再滿足於試探,大舉入侵,闖入蕭關,一度打到長安城外。
恰巧這時活死人們快用完了。徐福此時還是咬死了只用死囚,絕不用普通百姓,即便獲罪官員的家眷也不行。他認為世上罪過有大有小,死囚遲早要死,讓他們戴罪立功也算為天下人做了件好事。不該死之人則絕不能枉送性命。
偏偏文帝廢除不少酷刑死刑,每年死囚犯本就不多,有些偏遠地送過來實在費力,那些地方的官員寧願把死刑判輕或讓他們在牢中“傷重不治”,也不願遵從皇命。
正愁缺人手,匈奴就打來了。
因著始皇帝的緣故,徐福對匈奴人深惡痛絕,讓他對匈奴人下手不會有半點心軟。
匈奴大軍“撤退”,深層地宮終於修建完畢。
與此同時,朝中有人向文帝上密折,諫言道須提防國師。他能輕易將生人奪去魂魄,變為只知聽令的活死人,甚至一次能控制近萬人。如此妖法,誰知他將來會不會做什麽?
上奏者為鎮守驪山的將軍,明面上軍功歸他,世人皆以為他打退了匈奴大軍,可他親眼目睹一切後即便白得了功勞也高興不起來,他無比恐懼那樣的力量失去控制。
一個能隨時控制上萬人為自己賣命的人,有多可怕?
若他起了反心,大漢危矣!
從惠帝起,各地諸侯就不太平,多年前濟北王和淮南王發動的兩次叛亂他還記在心中,更何況……那位將軍不知國師真實身份,他卻記得,他一直憂慮徐福是否要覆辟秦朝。但如今和徐福交惡並不是好時機,面對這樣一個態度不明的強者,他不得不耐心等待。
徐福很快就發現文帝隱隱的防範,曾經的經歷讓他早早就在宮中設下探子,那封奏折的內容一字不落地送到他面前。
他有些惱怒,也有些好笑,徐福不得不安慰自己這是作為一個帝王必要有的疑心,再說他效忠的陛下只有始皇帝一人,其他人與他何幹?
再有……他未必沒有覆辟大秦的念頭。
他能長生,能得到如此奇物,世間未必沒有死而覆生。
如果他的陛下能夠覆生,能夠長生。
大秦千千萬萬代……
這個念頭就像鉤子一樣深深紮在心裏。
鬼使神差地,他將扶木栽種下。
扶木紮根在漆黑黃泉水裏,轉眼間便長大,然後迅速枯萎,變成一棵極不起眼的小樹苗。
森寒陰冷的風從地底無端騰起,冰刀一樣刮在他臉上。
直到這時徐福才猛地驚醒過來,驚懼地盯著眼前枯木苗,往後踉蹌一下,失態地跌坐在地。
他,他剛才做了什麽?
那棵木苗極為不祥,他怎麽會想著種下去?
他……他……
徐福楞楞地坐著,忽然猛地擡手狠狠抽在自己臉上。
他是心生怨恨,是希望始皇帝死而覆生,但他從來沒有過讓天下人都為此付出代價的念頭。
他清晰地意識到,他又一次被迷惑了。那個世界的東西想要過來,而他再次為它們打開了大門。
“孽鏡臺在下面。”姜遺光說。
扶木與孽鏡臺為一體,扶木在何處,孽鏡臺就在何處。
皇帝明白他的意思:“那朕先回去了。姜卿,你……”
“你多保重,還有,徐福的計謀你絕不能參與,你也是天下人之一。”
姜遺光:“我自有分寸。”
皇帝沒辦法,一步三回頭往下走。
姜遺光悄悄跟在後面,確定她真的進入孽鏡臺離開後才放心。
現在,只剩下最後一個人。
姜遺光直接叫出她大名:“明孤雁,你還要繼續跟著我嗎?”
明孤雁:“我……屬下不明白您的意思。”
姜遺光:“他讓你跟著我,就是為了不讓我發現記憶中的秘密。”
明孤雁沈默。
姜遺光:“淩燭已被我困住,其他人回到了皇陵中,你要如何做?”
明孤雁低聲道:“我知道,我看見了。”
那天夜裏……
女帝和符輪都習慣性閉上眼睛休息。
姜遺光悄悄綁住了淩燭,讓他發不出一點聲音,然後,他在林中挖下深坑,把捆得嚴嚴實實的淩燭放進去,填上土,上面又移來灌木,保證任誰也找不到淩燭。
進入孽鏡臺後,他們的確不會死,也不會感受到疼痛、饑餓、寒熱。想要觸碰事物或人,必得聚精凝神,這是唯一會讓他們疲累之事。
明孤雁:“你究竟知道了多少?”
姜遺光:“比你們認為的都要多。反倒是你,你要再一次背叛麽?”他語氣並不嘲諷,像是很認真地問她,“一把刀,三次叛主?”
他是從上一任其主手中買下明孤雁的,若明孤雁真的忠心最初的主人,就不會背叛他,不會投靠徐福。
他很了解明孤雁,自然知道說什麽才最能刺傷她。對明孤雁而言,死亡與孤寂都奈何不了她,這本就是她的生活。
明孤雁心狠狠刺痛一下:“我沒有背叛您。我只是……我不能說,只有這樣才能讓您活下來。”
姜遺光冷冷道:“你不必說,我早就明白。你認為你沒有背叛,但你怎麽能確定你以為的忠心沒有被人利用,反而做下蠢事?”
明孤雁:“您是指……”
姜遺光:“你不必知道,只要離開這裏就好,別礙我的事。”
明孤雁:“……我明白了,要把他也帶走嗎?”
這個他當然是指淩燭。
姜遺光道:“不必,你走吧。”
於是明孤雁也穿過鏡離開。
徐福慢慢從臺階上走下來,他神情有些迷茫,仿佛身體裏有兩個靈魂在拉扯,爭奪記憶。
“你還……真是,聰明。”他斷斷續續地擠出一句話,那句話的口吻分明就是兩千年後的徐福。
姜遺光明白,孽鏡臺溝通陰陽,兩千年後的徐福短暫地降臨到了兩千年前的記憶中。
他道:“不及你萬分之一。”
徐福笑呵呵,這次說話流暢了些:“你是怎麽,發現,的?”
姜遺光:“我不能告訴你。就像你也沒有把全部的目的告訴我一樣。”
徐福的計策算得上很高明,他早就預設了好幾個結果,不管達成哪個,都是他想要的結局。
徐福告訴姜遺光,山海鏡中是另一個世界,也就是黃泉之下的冥界。
入鏡人進入死劫便是進入冥界,而整個冥界便是由人的七情六欲構成,聽上去很虛無縹緲,可那確實是真的。
他以擺脫山海鏡為誘餌,讓姜遺光入鏡,等到三重世界交匯時間再將他的山海鏡放入孽鏡臺,這樣一來,姜遺光在山海鏡中的“半身”就會被視為他的替身,替他“渡過”最後一重劫。
如此,姜遺光不會再受陰界侵擾,他的半身本該將他取代來到陽間,多調換一次後,就會再度回歸冥界。
而徐福也能達到想要的結果,半身交換的那一刻,陰界大門會有短暫的開啟時間,徐福會抓住時機同樣穿過孽鏡臺,成為兩界守門人。
屆時,他才能真正完全打開大門,陽間所有人都會變成鬼魂,享長生之樂。
如果姜遺光不照做,或者再蠢一點,算不出三重世界交匯的準確時間,就只能困在鏡中,即徐福的回憶裏。
姜遺光的身軀是一具空殼,沒有七情六欲。他會慢慢承載徐福的所有痛楚,成為徐福的“半身”。只要徐福不主動進入孽鏡臺,姜遺光就不能離開。
到時,鏡外的徐福便能徹底擺脫漫長歲月帶來的苦痛,感情都丟給姜遺光承受,他將變得和姜遺光原來那般無情無欲。
“你既然知道我的半身已毀,我沒有七情六欲,自然該想到我會識破。”姜遺光說。
他從未想過乖乖聽從命令,在見到徐福那一刻起他就想明白許多問題,知道自己從小到大的命運都被兩個人左右,一個是先帝,另一個便是徐福。
就像兩個人操縱同一個木偶,難免磕碰。他遇上的許多矛盾的人與事都是因為兩人理念不和。
如今先帝逝去,當今皇帝在徐福面前沒有一敵之力。他也一樣,暫時聽命,不過因為無法反抗,並非徐福提出的條件。
入鏡後,其餘幾人受不了時間的磋磨,性情逐漸古怪,就連最堅定的明孤雁也偶然露出痛苦之色。
他漸漸察覺古怪,為何徐福歷經劫難時,他也生出幽怨、憤懣、驚懼之感?
這些情緒十分陌生,起先很淺淡,他根本沒有發現不對。直到徐福跪在阿房宮殘垣處痛哭,他便開始心酸。
然後,他生出聯想,想到了始皇帝死因,想到李斯與趙高合謀,將運屍體的車掛滿鮑魚,以掩蓋屍臭。
他才忽然反應過來,自己竟也生出悲痛感。
發現這點後,他自然產生懷疑。以往他在死劫中也偶然有過,但……將離已滅,他在徐福記憶中,他怎麽會有情緒?
不是鬼怪所為,也絕不可能他突然生出感情,答案不言而喻。
起了疑心後,姜遺光對徐福每一個舉動都產生了懷疑。
淩燭和符輪什麽也不知道,也沒懷疑,他們都說是自願進來的,這份自願必然也有徐福的推動。
皇帝是被逼入鏡中的,當時氛圍緊迫,讓她感覺如果不拼一拼就會落入徐福手中。
引路人……明孤雁,正因為她最忠誠,忠誠到幾乎沒有自己的主意,便最可能從她身上得到答案。
他決定把幾人挨個試探一遍。
埋葬淩燭那晚,符輪發現了。
他在暗中窺視一切,不敢出聲。即便他沒醒,也能算出發生了什麽事。
符輪便馬上離開了。
因為姜遺光已經起了殺心,計劃下一個就輪到他。他不走,一定會落得和淩燭一個下場。
符輪輕易離開,所以重點也不在符輪身上。
符輪離開後,姜遺光察覺自己能感知到的情緒更濃了些。
他推測,徐福記憶中的感情也如實體一般有份量,他們五人各自分擔,慢慢落在每個人身上的便不容易被發現。
要是只有他一個人進來,他馬上生出情感,就會立刻識破。
徐福哈哈笑起來,邊笑邊斷斷續續附掌:“果然聰明,果然聰明……”
笑著笑著,臉上神情又扭曲起來,仿佛其中一縷魂魄正被抽走。之後茫然地趔趄一下站穩了,扶住頭猛地甩了甩,這才回過神,擡眼就看見面前巨大的一面圓鏡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